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任朝霞)左手抓稻、右手执镰,捆扎成束、拍打脱粒……10月份以来,上海交通大学近2000名学子走入田间地头,参加“收获在金秋”系列劳动课堂专题教育。?
依托农业与生物学院的学科特色,上海交通大学试点打造“1+3”劳动育人模式,即以1门精品劳动教育思政课为核心,以生产性农业劳动、服务性实践劳动、创造性科创劳动3种劳动教育形式为载体,将劳动教育纳入课时,形成*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合的劳动教育模式,搭建起面向全校的劳动教育平台。
该校还积极探索校-区、校-企联合的劳动实践基地共建模式,联动校内外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实践,先后组织学生前往松江区柳港镇朱定村、奉贤区庄行镇马路村等地开展“收获在金秋”系列劳动实践,到振华重工长兴基地等地开展行业教育,在走访、实践中上好劳动育人“大思政课”。
自2020年4月启动全面加强劳动教育以来,上海交大以劳动实践、志愿公益、社会实践、科技创新为抓手,建强第二课堂劳动教育,依托劳动教育通识课、劳动技能课、劳动教育主题讲座等方式落实育人任务,构建了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。
上海交通大学开设“收获在金秋”系列劳动课堂,图为学生在收割水稻(钱旭升 摄)
上海交通大学开设“收获在金秋”系列劳动课堂,图为学生在学习捆扎成束(学校供图)
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